深圳新聞網2019年1月14日訊 1月11日,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正式啟動2019年首場“線上+線下”科技賦能的分享式創新型活動——“望拍”,同步成立藝術品投資與收藏俱樂部,推動藝術品收藏事業發展,讓藝術品真正活起來。據悉,首場“望拍”將于1月20日(農歷臘月十五)晚間19點30分,在深圳文交所二樓活動大廳舉行。
深圳廣電集團副總編輯、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于德江
深圳廣電集團副總編輯、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于德江,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拍賣師分會副會長、廣東省拍賣業協會秘書長兼文物藝術品拍賣專業委員會主任鄭曉星,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總經理吳程,中國古代藝術品著名鑒定專家、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副秘書長、深圳文交所特聘專家王正心,深圳文交所藝術金融中心領導以及社會各界嘉賓、收藏人士、藝術愛好者共聚一堂,一同見證深圳文交所在藝術金融領域的又一突破。
“望日”而拍——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農歷每個月十五日或稍后一兩天,月亮都會變圓,古時人將月亮變圓的那一天叫做“望日”。這里的“望”指的是一種月相,月相也就是月亮圓缺的形狀,當月亮為滿月時就叫“望”。
望,古時寓意為圓滿。深圳文交所啟動“望拍”,取圓滿之意,希望所有參與者都有所得,乘興而來、攜寶而去、心滿意足。
廣東省拍賣業協會秘書長兼文物藝術品拍賣專業委員會主任鄭曉星
本次“望拍”活動有近百件藝術收藏品上拍,門類豐富多樣,形式多變有趣,共分四大類:無底價1元起拍、精選拍、藝享拍、藝投資產品參拍。每一個起拍價為拍品的基礎價格,通過遠低于市場價的起拍價,讓參拍者獲得拍品更高的增值空間,部分拍品起拍價僅為一元。
“望拍”是深圳文交所藝術金融中心五大平臺公館藝拍平臺的重要板塊,本次“望拍”的所有拍品也將應用區塊鏈技術,通過“藝術公鏈”——高度精確的藝術品和收藏品信息的登記系統,打造唯一的“掌柜檔案”,每件拍品“檔案”囊括拍品代碼、規格、專業描述、鑒定及評估數據等,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確權、溯源和交易留痕。
藝術品投資與收藏俱樂部,集藝術鑒賞、投資、理財為一體的交流平臺
藝術品投資與收藏俱樂部是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下設的藝術品鑒賞、投資、理財的交流場所。旨在借助深圳文交所這一國家級平臺豐富普及藝術品知識,推動藝術品收藏事業發展,讓藝術品真正活起來;同時規范全國的藝術品投資氛圍,拓寬藝術品資本化渠道,進一步完善藝術品投資環境。
俱樂部依托深圳文交所藝術金融中心五大平臺:藝術資產托管平臺、公館藝品拍平臺、藝享拍平臺、文產商城藝版拍平臺、文版通平臺,為會員提供多重尊享服務:藝術品一對一咨詢顧問;專場藝術展覽、藝術品鑒賞沙龍、藝術品鑒定培訓、國內外藝術品等交流活動;享受藝術品優先送拍及拍品優先選購;獲得參與深圳文交所青年藝術家天使發展計劃、成長性藝術家系統性管理計劃等藝術金融產品的優先選擇;家族藝術館、收藏館和家庭藝術投資理財的咨詢、建設服務;各類藝術公益和藝術慈善活動等。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鑒定體系實驗室成立打造文物藝術品證據鏈系統
發布會上,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宣布與廈門歷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成立“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鑒定體系實驗室”,共同打造文物藝術品證據鏈系統,應用于文化藝術品的區塊鏈溯源體系中,應用以一整套齊備的數據為基礎打造“物證云”,形成兼具創新性、客觀性和系統性的深圳文交所藝術品產品鑒定標準。(張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