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3月29日訊 在經濟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企業盈利與社會責任?怎樣讓慈善成為企業的“資本”而不是“成本”?為倡導科學慈善、提升捐贈體驗、倍增公益效能,3月28日下午,深圳市慈善會首屆捐贈者大會,以“讓‘公益+金融+產業’賦能捐贈”為主題,在深圳灣1號舉辦。
本次大會由深圳市慈善會主辦,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特別支持,長江商學院學術支持,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承辦,深圳市同心俱樂部、深圳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深圳市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協會、順德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深圳灣1號協辦。
現場,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凌沖,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房濤,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長李忠東,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管理學教授閻愛民,國際企業社會責任專家、PHILANTHROPIC IMPACT(Π)創始人Toby Usnik以及大會定向邀請的100位捐贈者齊聚一堂,共同就如何促進捐贈者對慈善事業的深度參與、共創價值,開創新時代慈善工作的新局面進行了深度交流。
會上,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凌沖指出,慈善事業就像一場擺渡,如何將需要幫助的人們擺渡到對岸,代表了慈善事業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擺渡的船夫,是慈善組織;擺渡的船,是為慈善事業貢獻力量的眾多捐贈人;掌舵者,就是政府;水,應該是慈善事業的監督人,也就是公眾和輿論。深圳市慈善會首屆捐贈人大會,是構建良好的慈善生態,完善慈善運行體系一個重要的開端,具有開創性和極其重要的意義。
作為金融行業的代表,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長李忠東在歡迎辭中表示,建設銀行長期以來致力于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帶著員工做公益,帶著客戶做公益,帶著機構做公益,帶著業務做公益,并在“金融+慈善”領域做了大量的探索。2018年,建設銀行和深圳市慈善會一起,讓金融顧問經過專業的培訓、了解慈善,然后宣傳慈善、推動慈善,在全國首創了的第一批46個人的金融慈善顧問團隊。我們期待,金融慈善顧問,能夠助力慈善能夠在公開、透明、可信任的環境里健康成長,來為中國不斷的創造一種新的慈善模式。
致敬深善100榮譽捐贈人
2018年,在整體經濟下滑的形勢下,深圳市慈善會2018年全年度籌款額不降反贈,總額超4.31億元人民幣,實現了同比增長50%。一組組感人數據和一個個感人故事的背后,是我們一個個可愛的捐贈人的默默付出。在深深感謝捐贈人的同時,我們還有更著深刻的敬意:我們敬的不只是他們給受助對象帶來的改變,更敬的是他們的善心,他們的慈善精神。捐贈有多少,但在公益慈善的天平上,這種慈善精神——等重,每一個捐贈人值得我們深深尊敬。
在首屆捐贈人大會致敬深善100榮譽捐贈人儀式上,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凌沖、深圳市慈善會理事畢永濤和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房濤3位嘉賓,為萬科集團企業公民辦公室主任吳良、深圳市一體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廣秋、卓越蔚藍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小紅、心里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承楚、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項目經理張芳、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王釗、海天訊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曉青、深圳第一健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朝霞、深圳市慈善會愛恩慈善基金主任曾京等共計9位捐贈人代表進行了獻花,向所有的捐贈人表示感謝,并致以深深的敬意!
現代公益慈善:出于初心成于專業
現場,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房濤,以《以捐贈者需求為核心的慈善服務模式升級》為主題,系統介紹深圳市慈善會如何以捐贈者需求為核心進行服務模式優化升級;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管理學教授閻愛民發表了題為《從企業家公益實踐看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變遷》的主旨演講;國際企業社會責任專家、PHILANTHROPIC IMPACT(Π)創始人Toby Usnik以國際化視角,介紹了《善經濟下,企業社會責任如何制勝》;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私人銀行部總經理胡曉燕,結合建行實踐,以《善建益行:金融為公益慈善賦能》為主題,分享了建設銀行在金融+慈善的實踐經驗。
房濤表示,現代公益慈善,出于初心,成于專業,應該是科學、嚴謹和理性的,需要從捐贈人需求出發,研究新時代背景下捐贈方式和捐贈渠道的變化,從而需要改變慈善行為的方式方法,建立以捐贈者需求為核心的慈善服務新模式,進而更好的為捐贈人提供優質的服務。
“善行公益”DAF捐贈人建議基金平臺啟動
備受關注的是,由深圳市慈善會和建設銀行合作的「善行公益」DAF捐贈人建議基金平臺,在現場進行了啟動,這意味著捐贈人可以對慈善資金進行一鍵理財,增值保值,資產捐贈,多種類型。
后續,深圳市慈善會講通過「善行公益」DAF捐贈人建議基金平臺,整合國內頂尖師資及慈善機構,推動深圳從“傳統慈善”向“現代慈善”轉型發展、踐行“走在最前列”的使命擔當,助力深圳市打造全國示范的慈善事業創新發展高地,將中國的慈善事業推向深入。
深圳首批金融慈善顧問上崗
隨著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有著不同的慈善需求。在有著美好慈善初心之下,怎樣選擇慈善項目和信任的機構?怎樣對整個慈善項目進行合理化的規劃和建議?現場,首批金融慈善顧問舉行了上崗儀式,將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提供專業服務。
建設銀行一位慈善顧問表示:近年來,高凈值額客戶有著越來越多的慈善需求。作為金融從業人員,通過和專業的慈善機構合作,既幫助客戶實現慈善的心愿,提升金融專業工作技能,同時也推動了中國現代慈善公益事業更透明高效地發展,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圓桌對話:慈善是資本或是成本?
在經濟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企業盈利與社會責任?怎樣讓慈善成為企業的“資本”而不是“成本”?專家表示,企業的慈善行為不是得到利潤后的捐贈,而應該貫穿進整個企業戰略中,包括它的人力資源、原材料、品牌運營、美譽度以及供應鏈等。
現場,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主任曾亞琳主持了圓桌對話,邀請了深圳市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協會會長楊鵬,瑪莎集團董事長、同心俱樂部秘書長區綺文,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副主任、新聞總監曲廣寧,深圳市網眼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國瑜,深圳市慈善會?天泉環保公益基金發起人林桃,順德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嘉俊,一起就“慈善是資本還是成本”的話題,進行了探討交流。(張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