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6月19日訊 近日,福田區第二十屆青少年科技節暨第二屆智能工程師科技創新大賽總決賽在福田區荔園小學圓滿舉行。本次活動由福田區教育局、福田區科技創新局、福田區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福田區委員會聯合主辦;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福田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福田區荔園小學、景田小學和造物世界協辦。
經過6月2號60多支團隊,250多人在福田區景田小學精彩又激烈的初賽角逐,今天,我們看到了入圍16強的同學們天才的創意,通過奇思妙想和大膽創意,將簡單的材料做成了一件件智能作品。
賽事分為2個環節(創作階段、路演階段),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編程邏輯、硬件搭載、設計制作、團隊協作5項能力進行全面的評估與考核。
制作階段,同學們通過組委會提供的牛皮紙、雪糕棒等簡單外觀材料,結合編程軟件和開源硬件,在規定的150分鐘內完成創新作品,通過他們的奇思妙想和大膽創意,完成了一件件智能作品。
路演階段更是精彩紛呈,如:荔園小學通新嶺校區的“廚用智能感應水龍頭”、明德實驗學校碧海校區的“天臺智能晾曬房”、上步小學的“智能鼠標”、華富小學的“室內照明監測盒”等眾多創意新奇的作品。
活動中許多參賽作品創意獲得評委專家的高度認可,連連稱贊:同學們能聯系生活實際,通過所學知識,巧手匠心,智造出一件件充滿奇思妙想的作品。
這些作品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體現出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生活的觀察與提煉,真正做到了“學中做,做中學”。
此次活動獲得中國創客聯盟專家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高云峰教授的高度認可,從小學生開始接觸人工智能思想,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為國家、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并期待深圳地區中小學STEM教育創造更多奇跡。
經過大賽的層層選拔,最終荔園小學通新嶺校區、東海實驗小學共3個團隊的科技作品將被選擇孵化,面向市場。校友總匯柯旭東先生對學生的新奇創意贊不絕口,日后將結合各大高校深圳校友會資源,給予同學們更多的優秀科技作品孵化支持。
東海實驗小學吳益琦同學的“智能水壺”獲得組委會的認可,并擬孵化成產品
學生作品孵化啟動儀式
福田區教科院聶俊青副院長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強化青少年探索人工智能領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思維與力量改變世界。進一步推動青少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推進人工智能創新教育的普及與發展。讓更多小創客、科技輔導員有機會進行展示和交流。(張俊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