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11月6日訊 由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中央美術學院與設計互聯主辦,中洲未來實驗室C Future Lab、絲路視覺聯合主辦的《科技藝術40年——從林茨到深圳》展,11月2日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盛大開幕。
本屆展覽以《科技藝術40年——從林茨到深圳》暨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四十年文獻展為主題,首次來到設計之都深圳,在追溯國際科技藝術40年歷史和中國科技藝術發展脈絡的同時,亦將邀請中國觀眾進入一場別開生面的屬于未來世界的藝術之旅,深度透視科技、文化、藝術帶來的城市變革。
林茨電子藝術節40周年主題全球巡展,首次深圳開展
林茨電子藝術節成立于1979年,歷時40年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媒體藝術節之一,是全球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大的科技藝術平臺。一直致力于探索藝術、科技與人類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審視和思考顛覆了每個人的日常和未來的數字革命,想象并共同塑造人與機器共生的未來世界。
林茨電子藝術節也被譽為“科技藝術界的朝圣地”,由其頒發的電子藝術大獎(Prix Ars Electronica)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藝術獎項,被譽為“科技藝術界奧斯卡”。其影響力貫穿歐亞地區乃至全世界,受到全球電子藝術家的推崇,現在已經發展為針對新媒體領域最重要的領航船。
本屆深圳站展覽,《科技藝術40年——從林茨到深圳》由林茨電子藝術節資深總監馬丁?霍齊克(Martin Honzik)與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藝術家邱志杰聯合策展。展覽策展人馬丁·霍齊克在談到展覽主題時表示:“這次展覽將目光投向過去的40年。在此期間,所謂的‘數字革命’迅速興起,席卷全球,帶給全球社會顛覆性的挑戰”。
本次展覽將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28組全球科技藝術重量級藝術家的代表作,觀眾將會在這里看到多件由國際最前沿的科技、設計與藝術結合的作品。這其中包括林茨電子藝術節這40年間歷屆獲獎作品,及中國本土科技藝術領域重要的代表作。
以林茨電子藝術節40周年為線索,講述“數字革命”背后歷史
同場展出還有林茨電子藝術節四十年文獻展,這是國內首次系統介紹中西方科技藝術的大型文獻類展覽,回溯了林茨電子藝術節的歷年主題,也對中國科技藝術發展脈絡的首次系統梳理,展現了科技藝術在學院、藝術機構、公眾各個維度傳播交流的新格局。文獻展還收錄了全球技術史單元,圍繞深圳科技發展史與全球互聯網史兩大線索展開,聚焦深圳作為中國科技重鎮與國際設計之都對全球的影響力。
除了全球最前沿藝術家帶來的藝術作品和林茨電子藝術節四十年文獻展,現場還設有主題論壇等配套活動。屆時將匯聚全球的各界頂尖人物進行跨界對談,內容覆蓋科技創新、藝術創作、交互設計等領域,共同點亮科技未來城市創想。
中洲未來實驗室聯合策動,共同探討未來城市的可能性
本場藝術大展,由中洲未來實驗室C Future Lab與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中央美術學院、設計互聯、絲路視覺聯合策動,共同打造。
中洲未來實驗室C Future Lab是中洲旗下致力于探索未來城市形態、專注于研究未來城市生活與城市空間公共關系的創新平臺。中洲未來實驗室匯聚了一批來自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法國、瑞典、澳大利亞、中國等世界各地,在科技、藝術、設計、自然、創意等領域中擁有先鋒視野的優秀團隊與個人,共同探索未來城市的發展。
深圳市中洲商置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中洲未來實驗室C Future Lab負責人:呂華
而中洲未來實驗室C Future Lab與林茨電子藝術節的不解之緣,始于“藝術、科學、社會”三大理念上巧妙契合。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電子藝術節之一,林茨電子藝術節包含了對科技、自然、生命、社會話題的探討。而中洲未來實驗室 C Future Lab從創立之初,就將匯聚全球智慧,打造未來城市作為發展理念,以C Future City為樣本,不斷探索科技、藝術、自然、設計、創意與城市空間的融合創新,旨在打造一座不止于物理空間,更能夠激發人們靈感,帶給人豐富精神生活體驗的未來城市。
從2018年成立以來,中洲未來實驗室C Future Lab先后聯合多方舉辦了MINDPART創意大會(2018)、未來城市發布會、2018中洲未來城市藝術節、SUPERNOVA科技藝術論壇、TED系列活動、中國雙創周、未來實驗室工作營等具有前瞻性的科技藝術活動,致力于對科技、藝術的支持以及對未來城市的探索。
C Future City作為一場關于未來城市的實驗,不斷地嘗試將最前沿的國際智慧融入城市規劃、設計、運營之中,探索科技、藝術、自然等不同領域與商業、公共空間的跨界融合,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體驗。(張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