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11月11日訊 11月9日上午,在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指導下,由柴火創客空間主辦,萬科云城協辦的大灣區國際創客峰會暨Maker Faire Shenzhen2019(以下簡稱“峰會”)在萬科設計公社盛大啟幕。
大灣區國際創客峰會暨Maker Faire Shenzhen2019論壇開幕式現場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劉石明,深圳萬科執行合伙人、萬科南方區域產城總經理陶君,深圳萬科產城副總經理、萬科云城總經理徐豪彬,Make Community LLC資深編輯Caleb Kraft,清華大學SDG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鄭藝,清華大學X-lab團隊培育主管童悅、溫晨,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20位可持續發展實踐家,多行業商業領袖、媒體代表等近300人出席了峰會開幕儀式。
八年探索沉淀,峰會轉型賦能產業升級
自2012年柴火創客空間將國際科技品牌活動Maker Faire引入中國以來,活動在深圳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過往7屆活動,共計吸引來自全球近100個國家上千個創客團隊參與交流展示,累計參觀人次達50多萬,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創客交流活動之一。
從初期的科技文化傳播、中外科技交流展示,到結合承辦深圳創客周、國家雙創周,促進國際雙創交流與科技成果轉化,歷屆的活動使命在不斷演化。2019年,第八屆活動正式升級為大灣區國際創客峰會暨Maker Faire Shenzhen2019,將往屆活動的國際科技創新元素納入其中,同時呈現創客高峰論壇、創新工作坊等內容版塊,搭建創新社區群體與產業對話的平臺。今年,峰會聚焦“回歸社區,對接產業“這一主題,圍繞“可持續發展”主旨議題,呈現專業創客服務產業創新的多樣化場景,同時,峰會也特別關注專業創客在推動各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開幕式現場,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劉石明,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矽遞科技創始人潘昊,深圳萬科執行合伙人、萬科南方區域產城總經理陶君先后發表致辭。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劉石明在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致辭
劉石明局長在致辭中強調,“我認為Maker首先是興趣,在興趣發展到一定階段我們持之以恒,就可以把興趣變成一個職業,可以把一個想法變成一個產品然后成為一個企業。從興趣到職業,實現從創客到專業創客的轉變。”
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矽遞科技創始人潘昊發言
潘昊則在主題演講中特別指出了專業創客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上所起的積極作用,他提到,“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創客在用科技解決實際的問題,他們一方面參與全球的開源技術社區快速成長,另一方面為本地化的細分場景的需求提供服務。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關注的問題很難用傳統的商業模式解決,這正是創客們可以共同創造的價值,而深圳強大的供應鏈和技術能力正在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
國內外大咖分享,啟發科技與可持續跨界
可持續發展已經是當今世界主流價值觀之一,不管是個人的人生規劃、企業的商業發展還是國家的戰略規劃,可持續發展都是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今年,創客高峰論壇聚焦“可持續發展”一詞,讓傾聽者在全新的認知視角感受科技創新在可持續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引導民眾對可持續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新的思考以及行動。
為期一天的高峰論壇由“為可持續發展而造”、“可持續的創客商業模式”和“圓桌討論:可持續的創客教育”三大版塊構成。在創客高峰論壇的舞臺上,20位來自不同領域、文化以及專業背景的嘉賓分別講述他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見解和所做的項目、案例及其背后的故事,傳達創新者以及創新科技在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力量。
大自然保護協會深圳項目官員張薰予在高峰論壇現場分享海綿城市項目
在“為可持續發展而造”環節,Make Community LLC資深編輯Caleb Kraft分享了Make社區與可持續發展、公民科學相關的項目;UNLEASH+主負責人Gregory Pepper特別講述了國際可持續發展創新實驗室UNLEASH如何攜手全球創新者社群,共同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努力的故事;人道主義救助機構Field Ready全球創新主管Andrew Lamb分享了其機構在救災現場借助創客社區力量實現救災物資在地化制造的嘗試,去中心化生產對碳排放減量的重大意義,同時也能夠更高效地為受災地區提供援助;大自然保護協會深圳項目官員張薰予特別分享了海綿城市項目在深圳的發展,探索城市,科技與自然的融合;同濟大學副教授、FabLab O數制工坊創始人丁峻峰則從教育的角度切入,分享了可持續發展內容融入課程,與教學結合的探索。
在“可持續的創客商業模式”環節,7位嘉賓結合各自的背景,分享了如何結合開源技術與資源為創客的可持續商業模式賦能,以及創客個人成長為創業代表的不同路徑和服務產業創新需求的經驗。這些嘉賓包括矽遞科技戰略合作總監周書洋,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高級產品專家楊磊,賽靈思學術與創新生態高級經理陸佳華,白墨工作室聯合創始人王建偉,OpenCat發明人、PetoiLLC創始人李榮仲,SteamHead創始人梁嘉儀和James Simpson。
鄭州創客空間創始人王超,MG麥高創想家課程開發、教師培訓負責人岳凌宇,南荔工坊創始人廖麗婷,柴火創客教育創始人、CEO廖巍,大自然保護協會深圳保護項目總監及教育事務總監虞鑫則在“可持續的創客教育”圓桌討論環節,就如何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教育的結合、商業與教育之間如何平衡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嘉賓們均表示,在教育實踐中,擁抱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促進國內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協作,需要廣大教育者、教學單位、教育部門以及家庭教育等各方參與者共同持續努力。
上百家國際展商薈萃,再現科技創新應用
科技應用展作為往屆活動的亮點版塊,從2012年開展至今,共計吸引了全球將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創新個人、團隊和企業展商參與。今年峰會的科技應用展,共計有108家國內外展商參與,涵蓋中國、中國香港、日本、印度、美國、尼泊爾、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峰會亮點版塊科技應用展
科技創新應用場景多樣、涉及行業廣是今年展覽的一大看點。在為期2天的展覽中,深圳矽遞科技帶來了致力于服務農業大數據采集的工業級無線傳感方案SenseCAP,全球領先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DigiKey帶來了可應用于多場景的開源物聯網套件,柴火創客教育則在現場展示了可應用于教育場景下的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據主辦方介紹,今年科技應用展展示的項目、方案、產品所服務的產業涉及30余個,集中在:教育、娛樂、玩具、制造、家用電器、生活日化和商業地產等行業。
在展覽現場,記者觀察到主辦方為參與科技應用展的108個展位設置了明顯的重點服務行業標示,并就展商服務的行業類別特別開設了專業觀眾通道,鼓勵創新者社區與產業之間的對話。潘昊在采訪中表示,“為專業創客團隊和初創公司提供開放科技和社區支持,幫助他們服務來自產業端的創新需求是峰會近幾年聚焦轉型之后的一大愿景。”
科技無邊界,全民參與創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何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認識、學習科技,為其創新賦能則變得至關重要。隨著工業物聯網、5G、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誕生,如何讓科技不再停留在專業領域,更加融入生活,融入大眾也是科技類活動探索的一大議題。而民眾對科技的理解,對創新的認可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融入大眾也是科技類活動探索的一大議題。而民眾對科技的理解,對創新的認可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觀眾熱情參與峰會亮點項目機器人格斗體驗賽
峰會今年設置了創新工作坊與亮點項目打卡兩大互動趣味性活動,受到了前來觀展的普通觀眾的喜愛與好評。峰會期間,無人駕駛小車、機器人格斗、編程、音樂的科技表達等15個創新主題、30多場創新工作坊,為來參加活動的家庭觀眾帶去了深度體驗科技與動手創造的樂趣;同時,遍布峰會會場的10余個亮點項目趣味打卡,讓觀眾感受科技帶來的魅力,體驗科技創新力量。(張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