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19年11月13日訊 (記者聞坤)今年“雙11”再一次完美落幕。天貓在“雙11”全天成交總額最終定格在2684億元,穩坐電商頭把交椅。京東在11天時間里,累計下單金額超過2044億元,較2018年實現大幅超越。蘇寧在“雙11”當天全渠道訂單量增長76%。但這不是數字的盛會,而是技術創新的盛會。
在24小時的交易中,天貓“雙11”,廣東人“剁手”指數最高,再度蟬聯第1名。在天貓“雙11”全國城市排名中,深圳列第五名。
在數據不斷刷新的背后,人工智能、IoT、云計算等新技術為新消費活力持續增強奠定了基礎。
“雙11”背后的技術力量
“雙11”既是一場購物的狂歡,也是一場機器的狂歡。在不斷翻新的交易數字背后,隱藏著“雙11”真正的力量,就是技術創新的力量。
為了完成這項超級工程,阿里巴巴進行了全球最大規模的AI總動員。每一筆訂單的產生,從搜索、推薦、咨詢,到下單、支付,庫存、物流等所有環節,阿里AI都提供了無所不在的支撐。
在客服環節,“雙11”當天,阿里巴巴的智能客服機器人阿里小蜜承接了淘寶天貓平臺97%的在線服務需求,提供了相當于8.5萬名人工客服的工作量。今年“雙11”,京東數科智能客服累計服務用戶量較2018年同比增長200%。
買全球賣全球離不開翻譯機器人。阿里翻譯機器人能熟練使用超過20余種語言,60余種語言方向,服務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在“雙11”當天,翻譯調用量突破16.6億次,全天翻譯超過2000億個單詞。
創紀錄的數字背后是京東技術人的辛勤付出和大量創新。京東人工智能NeuHub作為智能供應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核心載體,“雙11”期間的累計調用量達298億次。
系統全都放在云上
2019天貓“雙11”再創技術高峰,阿里云扛住全球最大規模流量洪峰。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今年‘雙11’,我們把‘最要命’的系統全都放在云上。”
在過去一年間,阿里巴巴將部署在線下數據中心的上萬個應用、數以十萬計的服務器、數百萬容器向公共云平臺遷移,而消費者和商家對這個“飛機換引擎”的過程毫無感知,實現核心系統100%上云。今年的訂單創建峰值更是高達54.4萬筆/秒,是2009年第一次“雙11”的1360倍。
技術新紀錄背后是阿里巴巴歷時10年投入的中國唯一自研的飛天云操作系統。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的技術創新將“零時差”在云上輸出。張建鋒表示,云計算讓天下所有客戶都能具備與阿里巴巴同等的計算能力。
數智物流刷新“雙11”物流紀錄
2019天貓“雙11”物流訂單12.92億。這確立了世界物流新高度,更成為新消費和數智物流新的見證。十一年天貓“雙11”物流訂單增長4970倍。
盡管包裹越來越多,但快遞越來越快,這得益于快遞業和商家供應鏈的數智化升級。隨著掃碼取快遞高拍儀、實人寄件機等推廣落地,“秒取快遞”服務已在全國超過百城上線,刷臉、掃碼等黑科技正在讓包裹取、寄提效50%,為這個“雙11”帶來便捷、智能的最后100米快遞服務。
“雙11”期間,菜鳥驛站智能柜還將繼續提供刷臉取件服務。用戶不用手機、取件碼,刷臉就能秒級開柜,無感取件。這背后,菜鳥驛站通過領先技術與安全設置,保障快遞安全。
數據顯示,目前,使用刷臉取件服務最多的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杭州、北京和廣州。不僅如此,通過IoT方式,菜鳥驛站正帶來最后100米數智化升級。菜鳥無人車也在多個菜鳥驛站運行,讓人找站點變成車找人,快遞取寄更加方便、輕松。
“通過系列智能解決方案,我們在節省驛站40%精力的同時,也能讓快遞服務效率提升50%。”菜鳥驛站技術負責人表示,新的數字化方式,將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