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本已淡出公眾視線的ofo小黃車,又被刷屏了。
原因是,近日,ofo小黃車APP上線了“天天返錢”活動,號稱“無需排隊,提現押金”,并表示目前已向用戶返利近700萬元。按照其列出的相應規則,第一步,點擊“一鍵授權并兌換”199/99押金轉移到ofo返錢;第二步,打開ofo返錢跳到淘寶、京東購物,購買成功后可提取相應押金+額外獲得現金獎勵。
但是,人們很快發現這里面是滿滿的套路。首先,一旦參與活動,押金轉存到“天天返錢”賬戶后,就只能通過購物返現方式提取,返現金額未達到押金上限,剩余押金也不退;其次,雙倍提取有次數限制,99元押金用戶只能雙倍提取5次;第三,商品返現力度很小,想拿回99元押金,必須消費上千元。比如,標價1199元的英特爾i5六核處理器返現2.1元,標價3799元的iPad Air3返現13.3元,如果想靠購買這類產品拿回押金,可能要投入數萬元現金。
事實上,即使投入數萬元也未必能如愿。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一旦你授權同意了參加“購物返現金”的活動,平臺就視用戶自動放棄對押金的索取,用戶再也不能通過排隊的方式退押金了。這明顯就是一個“坑”。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共享經濟熱潮冷卻,ofo也因資金鏈吃緊而危機四起。由于負面纏身、口碑下滑導致信任危機,用戶開始搶退押金。截至今年4月,退押金用戶排隊數量已接近1500萬。巨大的資金壓力之下,ofo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退押金上玩套路。
2018年11月,ofo發通知稱99元押金用戶可一鍵升級為互聯網金融平臺PPmoney的新用戶,同意將押金變為上述理財項目的100元特定資產,鎖定期為30天。升級后,用戶實現永久免押金騎行。因被用戶質疑向P2P平臺賤賣個人信息,PPmoney最終下線該合作渠道。
今年3月,ofo上線折扣商城功能,用戶可將押金兌換為金幣后在商城消費。但“現金+金幣”的支付模式決定了買東西還需另外付費,因此最終并未獲得用戶買賬。
作為共享單車市場“兩大巨頭”之一的ofo,之所以淪落到今天這般田地,是當初急切想要跑馬圈地的結果,也是監管缺位的結果。早在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會同10個部門出臺的《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指出,使用共享單車如果需要押金,共享單車企業要建立專用的賬戶、專門的監管,保證資金安全。但這樣的規定并沒有得到很好落實,導致用戶押金被企業挪用。
顯然,我們需要加快推出押金管理規范,推動共享單車及其它行業平臺全面實行信用免押模式,或是建立押金第三方托管機制。而眼下的當務之急,是相關監管部門應迅速介入此事,督促ofo多方籌措資金、及時清退用戶押金,乃至動用法律武器,阻止這樣的退押金鬧劇繼續演下去——以ofo的龐大體量以及涉及人數之眾,如果任由它用套路戲弄公眾智商而不受懲罰,最終受損的恐怕不只是公眾的押金,還有整個社會的信用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