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14日訊(記者吳艷) 一場迫在眉睫的復工大考直逼全國各大小企業。如何在共克時艱的同時確保企業正常經營,已經成為企業、特別是大批的中小企業面臨的一道最難的考題。
2月8日,深圳出臺16項措施,其中包括公租房、人才住房免除2個月租金,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等。該措施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有明確期限規定的從其規定)。
企業大考:疫情對經營最主要影響是客流和營業收入減少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生產經營和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影響,為反映業內企業受影響程度及應對情況,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發起本次問卷調查,以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受影響程度、應對措施、政策期望等方面的真實情況,為相關措施的制定、實施提供參考。
受訪企業總部主要集中在福田、羅湖、南山、寶安、龍崗五個區,占比累計達90%。受訪企業包括百貨、超市、購物中心、品牌專賣、專業店、餐飲、便利店、生活服務、電商(主要是實體零售商的電商版塊)、物流配送、零售技術商等11個業態,以零售企業為主體。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周期(1月20日-2月8日)深圳零售企業營業額與與去年春節周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46%的企業營業額下降超過50%,32%的企業下降比例在10%-50%之間,9%的企業下降比例在10%以內,另還有13%的企業因供應生活保障品使營業收入保持正增長。
受訪企業認為,疫情對經營造成的最主要影響依重要程度依次是客流和營業收入減少、成本增加、顧客消費預期減弱和防疫壓力;另外供應鏈合作方、人力等方面也受到一定影響。
在當前情況下,100家受訪企業現金儲備及現金流平均能支撐企業經營3.27個月,其中44%的企業預計支撐不超過3個月,29%的企業預計能支撐超過3-4個月,僅有21%的企業能支撐超過半年。
受訪企業全面復工后預計人員復工率平均為7成,其中52%的企業預計復工比例在7至8成,28%的企業預計復工比例低于7成,20%的企業預計復工比例高于8成。根據目前疫情影響情況,受訪企業平均預計恢復期為4.3個月,其中33%的企業預計恢復期為6-7個月,29%的企業預計恢復期為2-3個月,20%的企業預計恢復期為3-6個月,18%的企業預計恢復期為1-2個月。
政府支持:從源頭上減輕房東顧慮,保障城市公共交通運營
為支持企業應對疫情、渡過難關,保障城市平穩運行和經濟穩定增長,深圳市政府2月7日發布了《深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推出包括減免物業租金、延期繳納社保費、減免稅款、補貼出租車司機等16條惠企措施,“真金白銀”幫助企業,預計可為企業直接減負超600億元。
對此,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謝永明在接受記者采訪,說道,“這16條惠企業渡過難關,恢復正常經營。”
在“深圳惠企16條”中,企業紛紛點贊的包括減免租金和減輕工商企業用電成本等,這樣緩解了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另外延繳社保和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等,也為企業員工復工穩崗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另外,謝永明副會長也提到,“像百果園和錢大媽這類社區型連鎖中小企業,更需要政府從源頭上減輕房東的顧慮,從而減免租金,才能確保在疫期保障居民生活物資充足。另外,很多企業也很重視城市公共交通的盡快恢復,畢竟深圳作為一座移動之城,公共交通是城市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只有加強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營保障支持,才能解決企業員工復工的交通問題。”
很多深圳的餐飲企業也開始了“自救”,“針對現在復工企業的就餐難問題,像面點王、天虹、麥當勞、有機會、得一軒、真功夫、必勝客、肯德基、盒馬鮮生、探爐(盧少爺)、嘉旺、永和大王、云味館這些餐飲企業,他們有集中配餐的能力,可以為沒有食堂的企業提供團餐,這樣極大避免了員工外出就餐的感染風險?!?/p>
應對疫情,還有很多企業積極轉變經營策略,在深圳零售商業行業協會的調查當中,有76%的企業將會加強線上業務和物流配送服務,44%的企業向以線上為主的平臺轉變,20%的企業將大力發展智慧門店或無人模式,17%的企業將推進針對性創新,12%的企業將改變主業或經營范圍,還有12%的企業將成為供應商或向產業鏈其他環節遷移,還有個別企業將考慮孵化新品牌、提升防疫管控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