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華為智慧政務峰會2020成功舉辦。大會以“引領新政務,共贏新未來”為主題,聚焦疫情防控及新基建背景下的智慧政務議題,邀請政府領導、業界專家、合作伙伴等現場參會;峰會同步開啟線上直播,超過1萬人次觀眾“云端”觀看,共話政府數字化轉型發展。作為峰會的重磅成果,華為發布智慧政務解決方案,致力于讓政務服務“線下”更有速度、“線上”更有溫度。  華為公司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在致辭中表示,云、AI、5G、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在抗疫和經濟復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助推政府數字化轉型出現了三個重要變化:走向“整體型”、 “服務型”、 “平臺型”政府。數字政府是華為公司長期戰略投入的業務方向,華為政務領域解決方案被廣泛部署,業務能力成熟可靠,成為政府可信賴的伙伴。華為將發布全新的智慧政務解決方案,從創新政務服務方式、優化監督監管模式、打造產業賦能平臺等方面助力政府加速數字化轉型。  新時代,新政務,新治理  圍繞數字政府建設話題,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指出,創新發展電子政務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打造“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是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政府服務的有效舉措;同時強調要重視政務數據的治理,深入推進政務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盤活數據作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要素資源的活力。  工信部原副部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楊學山總結了基礎設施的演繹及電子政務基礎設施的發展現狀,提出了新時代“構建新型政務基礎設施”的理念,并指出創新電子政務技術體系要打破對認知路徑及技術路徑的依賴。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益民就新時代下政府數字化轉型話題展開闡述,指出要全面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企業和群眾“獲得感”為第一評價標準,推動政務服務模式從“事項供給”向“場景服務”轉變。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委員周民以“新技術、新動能、新治理”為論述核心,認為當前政務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緊迫性凸顯,利用信息新技術、激發改革新動能、實現政務新治理是政務數字化轉型的時代命題。  首發“1521”智慧政務解決方案 貢獻頂層設計 華為通過繪制政務業務應用場景全景圖,發布端到端的智慧政務“1521”解決方案,完整涵蓋政務業務入口、應用、支撐平臺、鯤鵬政務云和信息化基礎設施。  華為公司數字政府副總裁蔣毅介紹,智慧政務解決方案全景圖包含:1個統一入口,實現了政務業務統一接入,借助華為在大、中、小屏上的產品布局,實現不同終端上的“一站入口、一觸即達”;5類政務應用,構建面向政府、企業、民眾的“一碼通、一網通、一號通、協同辦、協同管”智慧政務應用場景生態,直擊業務痛點;2個引擎,即“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和“區塊鏈可信政務服務平臺”,支持政務服務數據的可信融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島,讓數據“盤得清”、“管得住”、“用得好”;1個鯤鵬政務云底座,通過高效、安全、可信的鯤鵬全棧云為政府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基礎。 華為智慧政務解決方案全景圖,將5G、AI、區塊鏈、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到政務業務中,利用“雙引擎”的差異化能力,使能政務數據更好服務于場景化政務應用,支持政務辦公效率更高效、企業與個人辦事更輕松,真正實現“線下”更有速度、“線上”更有溫度。 安全可信是政務數據和業務安全的基石。區塊鏈技術很好“適配”了數據可信共享交換、統一安全身份認證等需求。作為“全國第一個政務大數據共治模式”的先行者,北京市經信局與華為共同規劃和建設了北京目錄區塊鏈系統,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特點,將分布式存儲、聯盟鏈成員相互認證、數據安全可信等特性用于數據“鑰匙”的管理,面向全市各部門提供“統管共用”的區塊鏈應用支撐服務。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鋒表示,目錄區塊鏈系統作為北京全市大數據的“定海神針”,將全市50+委辦局的職責事項統籌管理,盤清了數據家底也盤活了數據資源,實現跨部門政務協同的“提質增效”。 如今,深化“放管服”改革已經按下快捷鍵,創新政務治理新模式成為各地政府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必修課”。  “秒報秒批”、“零跑腿”漸成常態 在數字化和智能化加持下,各地政務服務正開啟“秒辦”模式—— 在深圳,華為助力深圳啟動“一網通辦”,實現政務服務事項100%進駐網上辦事平臺,累計推出“一件事一次辦”服務1327個,并首創無感申報模式:實現辦事信息零填寫、申請材料少提交,目前實現“秒批”事項200多個。 在廣西,華為支撐打造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支撐自治區單一部門辦理事項“最多跑一次”與網上可辦率90%以上,“一網辦、零跑腿”已漸成常態。  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管理局數據資源與安全管理處處長,博士、副教授陳杰浩圍繞數據推動政府治理這一話題,分享了數字政府實現治理從“整體認知”到“智治”的思考,重點介紹了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以“一云承載、一網通達、一池共享、一事通辦、一體安全”為目標的“五個一”政務數據治理模式。目前,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已實現全區全覆蓋。從數據效果看,實現企業開辦注銷0.5個工作日辦理、智能審批系統“秒批”;審批時限壓縮75%、提交申報材料的種類減少26%、填報表單減少60%,大大提升了民眾體驗感和獲得感。 華為持續深耕數字政府領域,在智慧政務實踐上不斷厚植積累,成為越來越多政府客戶可信賴的伙伴。截至2020年,華為在中國數字政府行業實踐落地550+政務云大數據項目,其中包括國家級項目38個,省級/直轄市政府項目26個,市縣政府和委辦局項目490+個。  智慧賦能構建服務型政府 豐富城市生命體內涵 加速構建服務型數字政府,使能政府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政務服務,更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牽引產業落地,為創新業務夯實數字生態土壤,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成為城市新的增長極,賦能智慧城市發展。 從政務到城市,華為憑借5G、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長期投入積淀,致力于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組織。 華為基于智慧城市完整框架,憑借“感、傳、知、用”,實現對數據的收集、傳輸、計算、存儲和應用,恰如人體“眼、腦、手、脈”貫通各要素,把智慧城市打造成一個能感知、會思考的高級生命體,驅動城市不斷進化。目前,華為已聯合生態合作伙伴為全球4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市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如今,新基建帶來新機遇。華為將持續提供領先的業務解決方案,全面助力政府客戶加速數字化轉型,提高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引領新政務,共贏新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