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棉時代只有10年的時間,還是一個“小學生”,今天讓我們演講,多少有點緊張。我過去是做OEM的,不知道今天在座有沒有做OEM的公司,因為深圳比較前沿,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很快走上了技術道路,然后深耕品牌、技術、互聯網,做得都非常不錯。
我們主要是做出口OEM的業務,在做品牌,可能這個路比較艱辛。但為什么我們今天還能存活下來?我自己的感覺是,做品牌,要想把它做好,肯定要經過磨難。
為什么要做品牌?各位初創品牌的同志們也許有一個同感,80年代我就開始做OEM,那時候的感受非常深刻,當時我在北京工作,1981年出去的時候,我到肯尼亞,那個時候他們就有500公里的高速公路了。然后我再從肯尼亞到羅馬、巴黎,再回到北京,當時的感覺非常深刻,就像我從北京回到我的農村出生地一樣,感覺非常強烈。
但30年以后,感受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經常去國外,感覺那個時候看到的巴黎和紐約,已經不是當時的形象了,其實他們還是那樣的,因為中國的反差太強烈了。
做國際貿易,要把產品出口出去,首先要有品質,其次要有競爭,再是要加價,不然出不去,所以我始終覺得大公司有品牌,這一點多好,因為品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做OEM,只能跟著他們的指示去走。就像百果園的余總剛剛講到的,我們很多的東西都是要買西方的,特別是在80年代、90年代,甚至在2000年后的一段時間,我們去日本買馬桶蓋等等情況,這樣的感受非常強烈。
我做了一輩子的出口業務,我們把中國普通的應用輔料產品出口到美國、歐洲、日本這些發達國家,中國的應用輔料在普通產品上,我可以說是沒有競爭對手的,競爭對手是中國人,可能是中國應用輔料協會的會長,無論是生產手段還是技術,我們都做到了一流,但我們就沒有品牌。
我做了兩次手術,一次在深圳做的,一次在香港做的。我在深圳做了一個疝氣手術,在醫院住了五天。在香港做,我只住了一天院。當把紗布做成產品時,要進行裁剪,所以會有絨毛出現,因此我們一開始做的東西,只是想解決醫療行業的問題,現在香港仁愛醫院用的就是我們的紗布,材料好,就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只住一天院。
在這兩次手術后,我決定一定要研發一款產品——全棉水刺無紡布。當我們拿到中國的國家標準時,是在2011年拿到的。中間這六七年的時間怎么過的?發明了專利,想到要解決的痛點了,但醫療產品當時賣不出去,我們投資了幾個億。就像剛剛百果園說的,那時候的壓力非常大。
我們要創新,需要國際化技術,我們在美國、歐洲都注冊了專利,但銷售怎么辦?那些銷售的品牌公司,為了提升他們的產品競爭力,不愿意把技術告訴別人。如果產品不能直接用到市場上,我們專利的價值就體現不出來了。
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飛機上,我有鼻炎,但是用紙巾越擦就越難受。當時我在美國,用了一個東西,我覺得很舒服,所以打算做成紙巾。因為要去做紙巾,因為要解決這個痛點,我們成立了全棉時代,這就是全棉時代成立的想法。我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道這個行業原來這么有難度,當時我們四年虧損了2億。那時候我們還是上市公司,在美國上市的,投資人可能覺得我們這是神經病,大不了做一個產品,做一個公司,怎么能做品牌和連鎖呢?
但這個時候機遇就來了。之前人家問我們,到底是渠道為王還是產品為王?我們也說不清楚。當時沒有一個人相信,棉柔巾今天能為千千萬萬的女性帶來了生活上的享受,那時候人家都覺得我們是神經病。
我們叫全棉時代,人家說我們太土氣了,很多品牌都到巴黎、法國、美國、日本去注冊商標,然后再打回來。當然,這是當時的環境,很多品牌只能看懂英文名字,不知道中文名字,但一看還是國內的。他們說,你們先做成再說,我說我不干,那不是欺騙人家嗎?我們就叫“全棉時代”。
我當時在上海、北京上課,老師一聽我這個想法,都說我這個老頭兒神經病。所以我當時當學生的時候,沒有一個老師喜歡跟我交流,很痛苦,因為我們做的是不一樣的。
為什么要叫全棉時代?我始終認為,因為我以前是做紗布、醫療的,我覺得棉花是真正可以給人類帶來健康的,所以我在追求做一個品牌的時候,我想的最重要的就是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就像李總剛剛講的,當時的人都不相信中國人,都不相信中國品牌。但是10年后的今天,現在中國品牌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口碑,但那時候確實存在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認為,既要舒適健康,同時要環保。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首先就要考慮是否能符合大的政策,所以我們開創了以棉柔巾為核心商品,開創了全棉時代。
人類在不斷進步,中國經濟水平在不斷提高,當然我們的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過去我們很少用紙巾,紙巾的發明創造為我們帶來了一定的方便,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應用浪費。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紙張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紙張消費國,一噸紙要用24棵大樹,生長20年的大樹,才能生長一噸紙。我們用了970萬噸,所以地球上每天有323平方公里的森林在消失。
海洋的污染中,30%是化纖,每年有8億件的化纖衣服要被丟棄,有800萬噸的塑料和化纖要排放到海里,導致海洋生物吃掉了人類丟棄的化纖纖維和塑料制品,同時我們又把它們撈起來吃了,我們又吃了自己丟棄的這些制品,造成了惡性循環。
所以我始終覺得,作為一家企業,既要想企業發展,同時要讓這個企業更長久,所以要選擇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當時我做全棉時代,很多人不理解,但我覺得因為我懂棉花,我從小種棉花,到后來所從事的事業跟棉花打交道,我總結出棉花有十大優點,我在國內講了兩三百次,但今天我還是要花一點時間跟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它是歷史最悠久的纖維。
第二,最天然的纖維。地球上有很多麻絲毛都是純天然的,但是除了棉花以外,其他的纖維都需要經過一定的加工,不是直接能紡出來的,只有棉花,是從棉田里摘出來,不需要任何的加工、紡織,所以對人體是最安全的。
第三,棉花是最環保的空氣凈化器。因為棉花種植過程中會開花結果,這個過程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所以棉花就像空氣凈化器。
第四,棉花是最可持續的天然纖維,它是天然無污染的。埋在地里兩三個月就能變成肥料,不像化纖,埋在地下需要一百多年降解,每年會放出一些化工氣體。
第五,棉花是最耐鹽堿的。
第六,棉花是最耐旱的。我們在新疆拍了一張照片,一邊是沙漠,一邊是棉田。新疆在1954年的耕地面積占疆土面積的5.4%,今天新疆的耕地面積占疆土面積的9.4%,就是因為棉花這個好的農作物,讓新疆的耕地面積增長了4個百分點,有多么大的偉大貢獻,正因為如此新疆是全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區,保護新疆的水土不流失,新疆的沙漠在減少,同時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天然纖維。新疆600萬噸的棉花,相當于美國和巴西兩個國家的棉花總產量之和,近年來新疆的棉花種植一直有增長,這也是我國近年來的大戰略,把新疆這個邊緣的省份改變成棉倉。新疆只有2400萬人口,如果沒有棉花,新疆的情況會越來越困難,所以我們希望更多的地可以種上棉花。
第七,它是安全無刺激的。現在幾乎不用農藥和化肥來種植,里面的化肥和農藥含量比我們吃的蔬菜還要少。
第八,棉花是最具正能量的。我不談棉柔巾,其實一張棉柔巾相當于三張紙巾的價格,但使用的時候,往往你從洗手間出來用抽紙,女士一般抽兩張紙,男士抽三張紙,棉柔巾最多只抽一張,因為它撕不爛。棉花中有600多斤的棉籽和300多斤的纖維,棉籽里有棉油,棉油的能量很大。
第九,棉花是多孔中空纖維的,比頭發絲還小。其他的化纖切開都是實心的,包括麻絲毛也是實心的,只有棉花是多孔中空的纖維。我身上穿的就是全棉時代的衣服,特別舒服,有最佳的透氣性和保暖性,讓你穿了以后實實在在跟空氣接觸,因為人體一定要透氣,皮膚的每一寸都需要呼吸。當我們穿上可呼吸的衣服,肯定會加快你的血液循環。棉花的含水率在8%,當水量比較少的時候,棉花可以把空氣中的水分吸收過來,給你的皮膚進行補水。在北方一些比較干燥的地方,你穿一些化學纖維的衣服,可能會有靜電,但是你穿棉的,會讓你的皮膚始終保持一定的濕度,不會產生靜電。
第十,棉花是最具社會價值的農作物之一。
這十大優點,是促使全棉時代持續堅持下來的最核心的原因。就像剛剛百果園的老總說的,眼前這個時代的誕生,也正好是中國整個消費升級的過程,正好趕上了中國消費能力的增長,中國消費者的認知有所提升,幫助了我們這些國產品牌生存下來。
雖然我們生存下來了,但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經濟環境也是不容樂觀的。剛才屈臣氏的胡總,包括剛才惟客數據也談到了數據。17世紀開始英國就有商業了。從中國我們所記憶的,從百貨到購物中心,到現在的新零售,比如超級物種、盒馬鮮生,再到現在的無人超市,以及京東、淘寶、微商、小程序,現在到場景化、社區化、社交化等等的變化,包括今天談到的數據化,毫無疑問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企業的使命就是在不斷創造用戶需要的產品,創造更多用戶所需要的產品。商品的使命就是要讓用戶愛不釋手,持續購買使用。品牌的使命就是讓用戶留下永不磨滅的記憶。數據化的使命是以這三種價值的實現為基礎。
全棉時代把所有棉花的價值做到了極致,真正讓它產生對消費者的便捷。我原來說“改變世界”,現在我不敢講這句話了。但有一點,隨著全棉時代這十年的艱苦努力,現在很多品牌和產品都是棉的,包括屈臣氏里的化妝棉,也是我們提供了一部分。
我們現在要向屈臣氏學習,做好服務,把“改變世界”變成現實,我準備了兩句話:以最真誠的態度、最大的誠意服務好每一位會員;以最熱忱的行動、最專業的水平打動進入門店的每位客戶。
要做好服務,要服務好顧客,我們首先要喜悅員工。做門店很辛苦,門店員工的工作時間是最長的,特別是節假日,每次我們在休息的時候,他們是不能休息的,所以每次我都覺得很感動。
我們要適應未來的發展,我自己總結為“246法則”,有兩大創新路徑,比如原子彈,是在爆裂以后發現了原理,發現可以做武器,現在變成了核發電站,包括商業上的消費者洞察路徑。還有有四大創新模式,以及六大洞見。創新是靠什么?要解決痛點、實用性。
(PPT圖示)在沒有全棉時代以前,這十大產品在市場上是沒有的,現在它們已經在幫助各位婦女兒童、廣大消費者,幫助你進行生活的提升。
全棉時代的公司還在艱苦努力,還在發展,但我作為第二次創業者,在這個過程中我總結了三大核心原則。為什么有些品牌做到一定程度就不行了?所有的同事們一定要堅持這三點核心原則:質量優先于利潤、品牌優先于速度、社會價值優先于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