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柯霈昕 實習記者 王新月)在深圳各個道路的交匯處,都設置有安全島,保障行人過馬路時的安全性。不過近日,有市民對安全島設計的細節問題提出建議,稱原設計沒有考慮縱向不受力,若撞擊時有向上的力的分量,就容易導致分隔柱“拔出”。對此,市交通運輸局表示現有設計已充分考慮過穩定性問題。
建議:一根細鋼筋就能加固安全島
5月21日,有市民在深圳論壇上以《深圳安全島這樣裝真的安全嗎?》發帖建議深圳安全島優化細節設計。表示原設計沒有考慮縱向不受力,當撞擊時有縱向分力,若柱子沒有在理想狀態下安裝,或者路面呈斜坡等,易將柱子“拔出”(見圖1)。但只要在立柱底部打一個50mm孔,橫穿30mm的鋼筋(見圖2中白色),并在鋼筋和孔之間卷上軟木或硬紙殼(見圖2中金黃色),澆筑水泥墩,即可解決問題。
圖1
圖2
回應:現有設計已充分考慮安全島立柱穩定性
5月22日,市交通運輸局在深圳論壇回應稱,已在2019年印發的二次過街島、渠化島設施改善方案中,充分考慮了立柱基礎受力問題。明確分隔柱設置應垂直地面栽立,分隔柱基礎采用600*600*800mm的C30鋼筋砼,分隔柱底座采用L50*50*5的鍍鋅角鋼進行焊接,以確保分隔柱底座的穩定性。
針對該回應,提出建議的市民也跟帖回應“在立柱底部橫穿30mm鋼筋”的優化設計就是針對現有情況提出的。他說:“有簡單措施解決問題,避免花了大價錢事情而沒把事情做到位。”
延伸閱讀:
據媒體報道,僅2019年深圳就已經發生了至少5起車輛失控沖上安全島的事故。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道路安全專家也都紛紛建言獻策,為深圳道路的安全島安全問題提供解決思路。
市交通運輸局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事故發生以來,交通局已安排專業力量對道路交叉口設計方案及現有設施標準進行排查,正在開展二次過街島、右轉渠化島功能完善設計方案研究,確保在滿足相關規范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主要將采取設置完善交通標志標線、島頭增設反光標板等措施,加強安全降速提醒;通過抬升島頭高度、優化島頭選材、強化分隔柱等措施,增強安全島防護性能。
平臺介紹與報料方式
問政深圳(wz.sznews.com),是市民網友關心公共事務參與城市建設的平臺。市民網友只需搜索“問政深圳”進入平臺,即可在瀏覽帖子的同時快速發帖、提供線索、暢所欲言。報料熱線:0755-8351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