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賞觀音造像得大自在
      2017-12-28 09:01
      來源: 晶報

      賞觀音造像得大自在

      人工智能朗讀:
      ?

      景德鎮(zhèn)白釉瓷塑觀音菩薩像

      觀音是中國佛教乃至世界佛教中流傳最廣泛、影響最深遠,也最受尊崇的菩薩,又被尊為“觀世音”“觀自在”。佛教于東漢時期傳入中國,觀音信仰也隨之傳入,并逐漸與漢族及其他民族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隨著藝術風格逐漸民族化,觀音最終演變?yōu)橹袊绊懽顝V、家喻戶曉的佛教尊神,形成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觀音文化與藝術體系。

      日前,“觀照自在——中國古代觀音造像藝術展”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展覽將持續(xù)至2018年2月28日。本次展覽由深圳博物館聯(lián)合首都博物館共同舉辦,所展出的觀音造像來自首都博物館的館藏。

      不同時代審美意韻工藝各不同

      步入深博二樓展廳,可以看到現(xiàn)場展出的觀音造像100多尊,包括銅造像、繪畫、瓷塑以及木雕等多種質地。據(jù)本次展覽負責人、深圳博物館黃陽興博士介紹,展覽分為“漢傳佛教中的觀音菩薩”和“藏傳佛教中的觀音菩薩”兩大單元,較為全面地呈現(xiàn)了漢藏兩地觀音信仰的基本面貌及傳播歷史,展示了觀音造像藝術的發(fā)展與演變歷程。

      那么,如何區(qū)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觀音造像呢?首都博物館館長韓戰(zhàn)明介紹,二者的不同主要集中在“開臉、姿態(tài)、衣著” 三方面。比如,漢傳造像的樣貌與中國人輪廓相近,體態(tài)圓潤豐滿,神態(tài)安詳,在服飾方面比較完整,衣裾自然流暢而優(yōu)美,常常手持凈瓶和柳枝。

      例如,展廳入口主圖上的觀音像就是一尊“景德鎮(zhèn)白釉瓷塑觀音菩薩像”,此像造于南宋年間,頭戴化佛寶冠,寬額豐頤,面露微笑。天衣自頭頂披下,胸前飾瓔珞。通體素白露胎,僅袈裟邊緣施青白釉,胎質潔白細膩。整尊瓷塑構思既簡約又精巧,以粗線條捏塑形體與衣紋,胸前瓔珞精致,人物形象傳神,充分展現(xiàn)了宋代瓷塑藝術的審美意韻與高超技藝。

      另一尊“龍泉窯青釉瓷塑獅吼觀音菩薩像”,面相端莊,神態(tài)安詳,結跏趺端坐于獅吼承托的仰蓮座上。青釉翠色欲滴,飽滿含蓄。整體造型典雅,具有元代工藝精制莊重的特點,體現(xiàn)了龍泉窯高超的瓷塑工藝。此觀音像同出的另有釋迦牟尼佛像與騎象普賢像,共同組成一佛二菩薩三尊像。

      既有獨特鎏金佛

      也有融合的佳作

      藏傳觀音造像則形象眾多,有許多變化身,常見的有四臂觀音和二十一度母,面貌會有西方人的高鼻等特征,服飾方面則常常袒露身體,手持蓮花或法器等。

      展出的“鎏金銅蓮花手菩薩像”鑄造于吐蕃分治時期,此像頭戴三花冠,頭頂結高發(fā)髻。面形長方,眉間飾白毫,相容秀美。上身掛項圈,戴臂釧手鐲,下著薄裙,腰間系寶帶,帛帶自然纏繞,形成優(yōu)美流暢的密集式衣褶。右手結施與印,左手執(zhí)蓮莖。軀體修長,曼妙多姿,整體風格體現(xiàn)了尼泊爾造像的鮮明特點,也為藏傳佛教寺院所供奉。另一尊“鎏金銅四臂觀音菩薩像”則是藏傳佛教中最為流行的觀音形象之一,整體風格體現(xiàn)了元代西藏夏魯造像的鮮明特點。

      有趣的是,現(xiàn)場展出的一尊明早期“鎏金銅蓮花手菩薩像”,既有漢傳佛教的特點,又有藏傳佛教的特點。相容莊嚴和善,體態(tài)婀娜,帔帛瓔珞,莊嚴其身,衣紋自然流暢。整體風格與青海博物館藏“明永樂款鎏金銅菩薩像”極其相似,是一尊漢藏融合的藝術佳作。

      從造像演變,看不同形象和化身

      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有些造像跟常見的觀音樣貌差別很大。原來,此次展出的不僅有觀音,還有漢藏兩大佛教體系中觀音的化身、本尊、眷屬等相關造像。

      黃陽興介紹,佛教諸佛菩薩造像中,觀音菩薩的不同形象和化身最為繁多。據(jù)《法華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應化身。隨著佛教歷史發(fā)展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唐宋之后逐漸形成了水月觀音、楊柳觀音、送子觀音等諸多具有漢民族文化特征的藝術形象。而密教則有圣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多種形象,同時也反映了觀音菩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互融合的特點。“此次展覽,不僅反映了歷代觀音造像的演變過程,同時也展示了觀音的不同形象和化身。”黃陽興說。例如,展出的一尊“鎏金銅松贊干布像”,黃陽興表示,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第一代贊普,因引進佛教有功,藏族人民尊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

      此外,觀音菩薩還有不少本尊和眷屬,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兩大重要本尊。唐宋以來,佛教又常將觀音作為主尊,文殊、普賢作為脅侍菩薩一并出現(xiàn),這是中國佛教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比如此次展出的“銅泥金三大士像”,就是此種題材。三尊造像體態(tài)莊嚴,氣韻生動,是明代北方地區(qū)鑄造的金銅造像。

      觀音菩薩在傳播過程中,通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不斷交流融合,也發(fā)展出一些新的眷屬,如善財童子、龍女、韋馱、白鸚鵡,這些是宋元以來佛教漢化的表現(xiàn),其藝術表現(xiàn)也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現(xiàn)場展出的“鎏金銅護法韋馱像”就屬此種類型,此像鑄造于明崇禎十四年,為明代宮廷御用監(jiān)所造。(記者 謝晨星/文 高雷/圖)

      [編輯:陳曉玲]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专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2020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观看 |